|
李延禄(左二)等于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司令部。 |
1935年8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在方正县成立地方人民自卫队并召开纪念大会,李延禄(前中)和部分与会者合影。蔡近葵(前左一)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五师第一团第二、三连指战员的合影。 |
||||
|
蔡近葵,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第一师师长。 |
曹国安(左)与宋铁岩(右)合影。 |
||||
|
在南野营整训的部分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摄于1941年。前右金日成一排右李英淑(第七军战士)、右三金贞淑(第二军战士)、右四黄顺姬(第二军战士)、右五金哲镐(第二军战士)。二排右沈凤山(第一路军警卫旅一团团部警卫员)三排右一沈凤山(第一路军警卫旅一团团部警卫员)三排右一柴世荣、右二季青。 |
柴世荣(右)与金日成(左)合影。 |
||||
|
柴世荣(前左二)、季青(前右二)、沈凤山(前右一)等抗联指战员合影。 |
抗联女战士金贞淑(右二)、黄顺姬(右一)、金哲镐(左一)、李英淑(左二)合影。 |
||||
|
1941年6月22日,为纪念“七·七”抗战4周年,南野营的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演出话剧《还我山河》的剧照。 |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秘书金润浩(左,即崔基哲)与第五军第三师第九团第二连指导员傅友山(右,即傅玺忱)1941年摄于双城子。 |
||||
|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六师第七团团长、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第八团团长孙长祥(左)与第二军第六师连指导员吴竹顺(右)1942年摄于双城子。 |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旅长周保中(左)、政委张寿?(右)、无线电连政治指导员王一知(中)1942年夏摄于伯力。 |
||||
|
1942年7月,柴世荣(前右四,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四营营长)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小部队返回东北,与前来送行的苏军官兵摄于中苏边境。 |
金日成(左一)、季青(左二)、崔贤(右二)、安吉(右一)在小部队活动时期的合影。金日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一营营长。季青,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四营政治副营长。崔贤,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第一团团长、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第十三团团长,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一营第一连连长。安吉,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第十四团政委、第三方面军参谋长、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第一营政治副营长。 |
||||
|
1943年10月5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野战演习后,部分干部摄于北野营。第一排:巴达林、张寿?、王一知、周保中、金日成、什林斯基。第二排:张光迪、冯仲云、王效明、王明贵、彭施鲁。第三排:杨清海、徐哲、姜信泰、金光侠、隋长青。第四排:安吉、朴德山、崔勇进、陶雨峰、金京石。 |
1943年11月,张寿?与夫人金伯文(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被服厂厂长)及子摄于伯力。 |
||||
|
周保中(左四)、张寿篯(右三)与苏联远东军军官的合影。 |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部分干部于1945年7月的合影。一排:沈泰山、崔明锡、金京石、徐哲、张光迪。二排:瓦什科维茨、崔春国、姜信泰、杨清海、陶雨峰、周岩峰。三排:张锡昌、刘铁石、范德林、高万有、乔树贵、刘雁来、陈德山。 |
||||
|
1945年“八·一五”后,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分批由苏联回国,进驻东北各战略要地。 |
1945年“八·一五”后,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分批由苏联回国,进驻东北各战略要地。 |
||||
|
东北人民自卫军骑兵大队指战员整装待发。 |
1945年10月,驻蛟河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黄生发(左二,化名常景春)与司令部苏联红军军官合影。 |
||||
|
进驻蛟河的原东北抗日联军人员合影。左起:宋海增、卜长青、黄生发、刘元山、何财。 |
武昌文(右),驻方正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一师第二团班长。 |
||||
|
1951年9月,在吉林省工作的部分原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参加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原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时摄于延吉。前排右起:乔树贵、刘建平、石东洙、黄生发、吕英俊、姜渭龙。后排右二:刘连升。 |
宋殿选随老根据地访问团访问松江省依兰县时,向当地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老战士张林赠送毛主席题字:“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
||||
|
1959年5月,李延禄回访黑龙江省宁安县镜泊湖地区,看到当年墙缝战斗时只有手指粗的小树,如今己经长大树了,感慨万分,当即摄下树下。 |
1978年4月,黄生发陪同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恩茂在靖宇县视察修建中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
||||
|
1980年3月,王一知、乔树贵、王明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瞬息自治州博物馆的同志座谈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历史。 |
1980年10月,张祥、李敏、宋殿选等回访黑龙江省伊春地区时,在工厂举行东北抗日联军斗争迹报告会。 |
||||